道道網訊 新冠肺炎的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肉眼可觀,讓不少行業都在感嘆這個冬天無比漫長和寒冷,同時也讓一些基于線上運營的領域,提前感受到行業春天的到來。猶如03年因SARS異軍突起的電商,疫情期間表現搶眼的互聯網醫療或將借著突然暴增的用戶需求,迎來行業發展的新紀元。
隨著國家衛健委陸續下達《關于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醫療健康行業趨向“互聯網化”逐漸成為共識,BAT們也開始了各自的動作。
百度:發揮“入口”優勢,布局內容與服務雙端
近日,百度“醫療健康中心”小程序升級為“百度健康”,未來將繼續夯實其在權威醫療知識及個人健康服務這兩方面的優勢。一是打造以百度健康醫典為核心的知識科普生態,通過百度移動生態內的搜索、信息流、百科、智能小程序等多個流量入口,滿足用戶獲取專業權威的醫療信息與健康知識的訴求。二是強化服務能力,以“問醫生”為核心功能,覆蓋用戶在線上醫療咨詢、購藥上門、醫療保險等各類健康相關服務的服務生態。
![[MD:Title]](http://img.dsdod.com/upload/image/20200317/637200389267543885-2147483648.png)
在本次疫情初期,百度健康醫典就專門聯合權威專家編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詞條,這也成為了全網最早發出的面向用戶的權威解讀。百度健康問醫生還開通了免費咨詢渠道,為全國百姓提供免費在線咨詢服務。目前,百度健康問醫生已為用戶提供了超2500萬次服務,累計超50萬名醫生在百度健康問醫生平臺解答用戶問題,部分“云醫生”單日最高提供300次咨詢服務,工作時間超過18個小時,約等于普通醫生在線下醫院近一周的接診次數。此外,百度健康還推出了新冠肺炎防護手冊、肺炎智能自測工具、心理援助平臺、0元公益保險等服務,幫助廣大用戶全方位的應對此次疫情。
在外界看來,百度是中國最大的知識與信息入口。在這種認知下,百度健康對內容與服務兩端的同時布局,將構成從用戶需求到權威健康知識獲取、互聯網在線咨詢、在線掛號、醫藥電商、醫療保險和智慧健康管理等完整服務鏈條,實現“搜索即服務”,也能最高效、精準的滿足供需兩方的訴求。
阿里:以電商為核心,打造健康服務平臺
近日,阿里健康作出人事調整,阿里健康董事會委任朱順炎擔任首席執行官、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公告稱,這將為阿里健康的下一步發展帶去更多創新思維,形成更強有力的組織保障。而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阿里所打造的是一款以家庭為核心的健康服務平臺。
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健康自2016年收購線下連鎖藥房,由藥品信息網站轉型醫藥電商平臺。目前,阿里健康依舊以電商業務為其發展的核心,除了固有的醫藥電商以外,還將觸角伸向了體檢、醫美、口腔、疫苗等消費醫療項目,不斷擴充其在醫療電商消費的產品品類。
阿里健康聯合包括百家惠蘇禾、德生堂、百草堂、康愛多等在內的66家連鎖藥店發起成立“中國醫藥O2O先鋒聯盟”,用于保健食品及醫療器械等類目電商平臺業務。
此外,阿里健康以80億收購天貓醫藥相關業務,包括在天貓上(包括通過天貓超市)銷售的藥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以及僅在天貓超市上銷售的醫療器械、成人用品、保健用品、醫療及健康服務等,著力鞏固電商旗艦地位。
騰訊:以云為核心,打造一站式醫療服務平臺
騰訊在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資主要集中在醫療科技、移動醫療和線下醫療服務這三個細分領域,其在醫療科技領域已經形成了從數據入口到醫療大數據集成再到技術解決方案的產業鏈條。移動醫療的細分賽道的完整覆蓋與線下醫療服務機構為其提供了場景化支撐,從而形成了線上與線下、B端和C端行業生態閉環。
與此同時,騰訊的醫療業務重心在自建端發力明顯,更加傾向于利用自身技術和平臺優勢,加大自有業務形態的探索力度,而人工智能則貫穿其中。騰訊自有醫療產品包括:微信智慧醫院、智能硬件產品糖大夫、保險平臺微保、醫學科普平臺騰訊醫典、醫療人工智能平臺騰訊覓影。此外,騰訊還提出將基于網絡安全風險監測及量化評估系統——騰訊安脈,為醫療行業打造集數據、產品和服務于一體的“三角安全防御體系”,幫助醫療健康行業提升效率和質量。
可以看出,整個大健康領域是一個涉及面非常廣且專業度要求極高的行業,身處互聯網中心的BAT都是利用其核心優勢在該領域進行布局,未來在該領域可能未必是0和1的游戲,而是各自發揮所長,產業協同發展,共同推進“互聯網+醫療”,推動我國的公共衛生事業發展。
【責編:瑾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