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打傳辦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打擊傳銷的部署要求,全面、扎實推進打擊傳銷百日會戰,各縣(市、區)、各打傳成員單位積極協作,形成強大合力,取得顯著成效,嚴厲打擊了傳銷活動,有力震懾了傳銷分子,有效凈化了市場環境,進一步提升了全市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推動了全市打擊傳銷工作繼續向縱深開展。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3454人次,開展打傳專項行動230次,清查出租屋等活動場所8106處(次),取締傳銷窩點69個,查獲涉傳人員359人,解救受騙人員113人。發放宣傳材料51815份。市場監管部門查辦傳銷行政案件282件,罰沒款38.85萬元。扣繳傳銷書籍、筆記及傳銷工具一批。公安機關刑事立案42件,破案21件,刑拘6人,逮捕11人,移送審查起訴3人,抓獲傳銷A級頭目37人。檢察系統批捕13件、36人,起訴7件21人。法院受理傳銷案件13件,審結13件,判刑29人。

一、提高政治站位,實現常態化打傳思維再提升
打傳百日會戰過程中,各縣(市、區)、各打傳成員單位始終堅持提升政治站位,堅持把打擊傳銷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和民心工程來抓,堅持以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兜牢民生底線為己任,充分認識打擊傳銷的嚴峻形勢,樹牢“治未病”“常態化”“一盤棋”三個理念,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保持頭腦清醒,主動擔當作為,強化組織領導,密切協作配合,層層壓實責任,做到隊伍不散、人員不撤、工作不松、力度不減、溫度不降、行動不停,確保會戰取得重大成果,進一步推動打傳工作實現常態化、長效化,共同織好全市打擊傳銷的嚴密大網,有效遏制了傳銷活動反彈蔓延,維護了社會穩定,推動了我市打擊傳銷工作再上新臺階,確保了我市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高。
二、筑牢打傳防線,實現長效性打傳機制再提升
(一)抓源頭治理。充分發揮社區(村)、網絡平臺的創建主體作用,組織發動群眾提供傳銷線索,實施群防群打,形成共同抵制和打擊傳銷的工作格局。
(二)抓協同配合。堅持行政處罰與刑事打擊相結合,深化公、檢、法等部門合作銜接,明確職責,依法打擊。市打傳辦、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召開聯席會議,協調推進。市場監管、交通、文廣旅、住建等部門多次聯合開展專項行動,嚴防以“觀光旅游”、“企業培訓”等名義從事傳銷活動的行為。
(三)抓宣傳教育。將打擊傳銷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有機結合,廣泛開展打擊傳銷宣傳“五進”活動。財政、住建、工信、人民銀行桂林中心支行等部門充分利用門戶網站、公眾號、顯示屏等平臺廣泛開展線上線下宣傳活動。百日會戰期間,市打傳辦發布打傳宣傳信息20篇,在各級媒體刊登打傳稿件20余篇。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多次發送打傳公益短信,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氛圍。
三、注重借力借勢,實現精準化打傳手段再提升
(一)提升隊伍能力。加大基層工作人員打傳能力建設,解決了如社區相關人員工作流動性大,打傳工作能力有待提升的問題。疊彩、臨桂、靈川等縣區打傳辦通過舉辦培訓、座談會等形式,有效提高了基層社區人員的傳銷識別能力。
(二)實現精準打擊。根據投訴舉報、黑名單查找、人口普查等相關信息,精準發現傳銷人員居住場所。依托市公安局研發的“傳銷資金數據透視分析工具”,公安與銀行、工信等部門協作,不斷增強對涉傳數據信息的提取、分析和研判能力。抓住臨桂、靈川、興安、疊彩等重點地區,公園、廣場、車站等重點部位,房屋中介、婚介平臺、保健品銷售等重點環節,積極開展清理、打擊和宣傳,提升打傳實效。
(三)強化信息互通。相關縣(區)打傳部門將291個傳銷案件以及25個涉傳人員黑名單錄入至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打傳規直系統,實現了打傳信息共享。
四、鞏固工作基礎,實現全民性打傳氛圍再提升
(一)提升創建實效。目前我市已實現創建無傳銷社區(村)工作的全覆蓋。通過打傳百日會戰,各級打傳部門將每一個無傳銷社區(村)作為打傳陣地,充分發揮網格員、樓棟長及每一位社區(村)人員的作用。做到黨建引領、網格管理“雙帶動”,物業管理、社區打傳責任“雙壓實”,確保實現涉傳出租屋、涉傳人員“雙清零”。
(二)落實獎勵措施。全面落實涉傳舉報投訴獎勵機制,進一步調動全社會打擊傳銷、防范傳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群防群控和多元共治。對傳銷行為的投訴,“有訴必出、有訴必查,查必有果”,確保處置率100%。
(三)暢通舉報渠道。通過大型宣傳牌、宣傳橫幅、公眾號、手提袋等多種形式,讓傳銷舉報投訴電話等舉報渠道深入人心。如疊彩區市場監管局印制5000份標明打傳辦和三個轄區市場監管所聯系方式的“禁傳銷反欺詐”聯系卡,確保了涉傳舉報投訴就近及時處理。
五、緊盯責任落實,實現目標性打傳整體工作再提升
(一)開展專項行動。“百日會戰”、“統一集中行動”、“霜降”、“雷霆出擊”、“清理打擊”等一系列打傳專項行動取得顯著成效。12月3日,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打擊傳銷統一集中執法行動和大型廣場宣傳活動。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朱永輝,副市長鐘洪親臨臨桂戰區指揮。
(二)狠抓會議落實。通過多次有針對性、有實效性的會議,有效破解工作難題。如針對全市點評推進會上提出的 “全市傳銷問題舉報投訴量仍然較大,與同期下降50%的目標還有差距”問題,各級打傳部門主動積極進行整改。百日會戰以來,市打傳辦收到的舉報投訴,較去年同期下降46.15%。各縣(市、區)接到涉傳投訴舉報133件,較去年同期下降53.66%。
(三)注重體系打擊。突出抓頭目、斷鏈條、搗窩點,市公安局對“MBI”傳銷組織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案進行偵破,并發布傳銷專案督辦令,要求相關公安分局落實工作責任,推動傳銷案件偵辦,取得成效。
(四)深化各級聯動。在一次公安、市場監管聯合行動過程中,靈川縣公安局執法人員與疊彩區北門派出所執法人員對接,共同前往涉傳場地進行清查,現場查獲一名涉傳人員及一批非法涉傳宣傳資料。同時加強與其他地市及省市的聯動,如荔浦市公安局根據外省某公安局的線索,抓獲了2名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人員。我市相關打傳部門向涉傳人員流出地發出涉傳人員名單,請求流出地政府協助做好當地群眾、特別是涉傳人員家屬的教育警示工作,形成雙管齊下的共治格局。
下一步,市打傳辦將圍繞長效機制的建立完善,將打傳工作常態化,徹底根除傳銷毒瘤。一是建立完善部門間信息互通會商制度。加強分析研判和后續處置,努力消除部門壁壘,不斷完善傳銷屬地聯防聯控嚴打工作機制。二是繼續深入開展無傳銷社區(村)、無傳銷網絡平臺創建。組織開展對社區等有關打擊傳銷包括精神傳銷的業務學習,充分發揮物業、樓棟長的作用,夯實基層打傳的“主陣地”。三是繼續借力開展打傳各項工作。普及利用人口普查、疫情防控、“雙隨機、一公開”、各種專項整治行動等深入開展打傳工作。四是鼓勵設立打擊傳銷專項資金。繼續調動基層組織的積極性,實現群防群控,齊抓共管,全力擠壓傳銷活動生存空間。五是督促相關地方設立專門的打傳場所和專職打傳隊伍。對傳銷“露頭就打”,“反復打、打反復”。六是繼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公眾認識和參與度。積極推行對進入我市所有手機用戶進行打擊傳銷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