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略圖
列表
當前頁:首頁
焦點

遭遇史上最差業績年 化妝品巨頭們扛得住嗎?
對國際化妝品巨頭們來說,2020年是“史上最差業績年”。歐萊雅、雅詩蘭黛、資生堂、愛茉莉太平洋、聯合利華、拜爾斯道夫……均未擺脫銷售額、凈利潤雙降的局面。2020年,從事化妝品行業的人們是如何度過的?2021年,他們能等來春天嗎?

花生日記“天價罰單打一折”傳遞包容審慎監管積極信號
近日,廣州市市場監管部門對數家企業做出行政處罰,其中數字經濟新業態代表企業花生日記2019年涉及的案件也塵埃落定,罰款金額從最初開出的7456萬元降至904萬元。監管部門依法實施包容審慎監管,與市場主體“求發展”又“敢于負責”如卯榫之合,有助于激發數字經濟全新活力。

廣州歐博化妝品有限公司因不正當競爭被處罰 此前還有商標侵權等行為
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公布的2020年反不正當競爭十大典型案例顯示,廣州歐博化妝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博化妝品公司”)因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裝潢相似的商業標識被處罰。

網絡直播營銷中的商業宣傳是否屬于廣告?
在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中很多行為屬于商業宣傳,但不一定屬于廣告。《廣告法》第56條對廣告代言人的責任作出界定,如辛巴在本次“燕窩事件”中是否屬于廣告代言人?是否應與生產者承擔連帶責任?筆者認為,這個問題暫時還無法界定。但無論是廣告,還是商業宣傳,只要涉及欺詐、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的行為,當消費者主張賠償時,都不影響消費者向經營者主張權利。

違法添加、宣傳誤導 “消字號”產品亂象堪憂
2月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發布消費警示:“消”字號產品亂象多,切勿當藥用。 中消協指出,當前市場上“消”字號產品存在兩種亂象,一是“消”字號產品生產過程違法添加,二是廣告宣傳存在誤導。

花生日記APP涉傳銷案“靴子落地”:企業認罰,已交罰款904萬
花生日記APP涉嫌傳銷案“靴子落地”,花生日記認罰904萬余元!9日,記者從廣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廣州深入開展廣州市2020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累計線上線下檢查網站(網店)30200個次,查處涉網違法案件60宗;及時核查總局、省局轉交的涉嫌傳銷案件線索303條,其中立案4宗,進一步凈化廣州創新創業的市場營商環境。

NMN不合法何談“神效”?市場出現疑似傳銷
號稱可以“延緩衰老”“預防三高”“消滅HPV病毒”“讓新冠病毒檢測轉陰”的網紅神藥NMN,日前因被市場監管部門排查違法經營而引發熱議——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印發的《關于排查違法經營的函》指出,目前NMN在我國未獲得藥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和新食品原料許可,即在我國境內,NMN不能作為食品進行生產和經營。

產品頻曝質量問題 康恩貝遭投資者“用腳投票”
2月2日,康恩貝(全稱: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盤中價格低至4.01元/股,創近年新低。前不久,康恩貝發布業績稱扭虧為盈。不過,2020年康恩貝旗下產品屢次被查出問題,深耕多年的高管辭職,更受子公司拖累。業內人士認為,正是各種因素匯聚導致消費者失去信心,進而導致投資者“用腳投票”。

對偽劣化妝品就得“一鍋端”!
近日,浙江臨海市警方會同市場監管部門輾轉浙江、重慶、廣州、黑龍江等地,行程十多萬公里,打掉了一個以伍家兩姐妹為首的重大生產、銷售偽劣化妝品團伙,斬斷了一條集生產、包裝、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涉案金額3000多萬元。

“固體飲料”被檢出霉菌超標:嘉康利(中國)公司產品高質量承諾備受質疑
近日,中新觀察在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注意到一則題為《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2021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2021年第4期)》(以下簡稱:《公告》)。

2020年化妝品國家監督抽檢工作任務 廣西完成數位列全國第一
?2020年,廣西藥監局克服疫情影響、抽樣和檢驗時間緊、任務重等實際困難,認真落實國家藥監局關于化妝品抽檢監測工作的有關要求,高度重視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確保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以下簡稱國抽)和廣西化妝品監督抽檢(以下簡稱區抽)任務不壓縮、時限不延長、質量不降低,超額高質量完成2020年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任務,得到國家藥監局肯定。

2020年直銷行業十大新聞:千億市場轉型復蘇,新機遇下的前景仍被看好
進入2020年以來,雖然行業主管部門對于保健食品領域亂象焦點欺詐和虛假宣傳的監管仍然處于高壓狀態,但是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國民的健康需求出現井噴,保健品市場需求猛增,同時直銷企業積極探索直播電商等數字化創新,迎來了行業發展的一個新的窗口期。

注意啦!17種原料將被禁用于化妝品
為貫徹落實《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要求,滿足化妝品行業發展需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日前啟動對化妝品禁用原料目錄等文件的修訂工作,于官方網站發布《妝品禁用原料目錄(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禁用目錄》)《化妝品禁用植(動)物原料目錄(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施行,南京開出首例罰單
自《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從2021年1月1日施行,南京雨花臺區市場監管局在1月21日開出首例罰單。記者了解到,《條例》提高了對化妝品經營企業的要求和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幅度。

微商梵蜜琳狀告化妝品報遭敗訴 確未取得生產許可證
日前,化妝品報報道稱,于2020年8月6日立案的廣東梵蜜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梵蜜琳”)狀告化妝品報侵害其名譽權一案,迎來了法院的判決。2020年12月18日,化妝品報收到一份由廣州互聯網法院發來的民事判決書。